一、108課綱針對不同的對象有什麼問題與挑戰?
(一)學生
1. 108課綱所規定的課本與考題內容差異
108課綱為了要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將以往聯考、學測過難的文本內容刪減,大考時卻因為要讓考卷有鑑別度,難易度不減反增。以國文科舉例,文言文在課綱內所遭遇最大的問題是課本和考試內容差異太大,課本所教授的選文僅僅只是考題裡的某個選項,大多數的考題裡引用的選文大多是學生未曾看過的,學生無法在短時間內馬上了解不熟悉的題目意思並且回答正確解答,造成成績滑鐵盧,更無法測出學生對於該考科真實的學術能力,解決的唯一方法甚至只有學生自己苦練文言文、白話文閱讀,增加閱讀的廣度。
各科出題老師的國文能力程度不一也造成學生困擾,常常使用要求學生「換句話說」、「手寫題」等等方式作為考題,答案卻是需要切合標準答案才予以給分,根本難以逃脫「標準答案」的囹圄。108課綱看似是要訓練學生「閱讀素養」的能力,但出題方式、考題邏輯完順等種種考驗下,要透過素養題培養學生的素養和批判性思考是稍微有難度的。
2. 學生無法系統性規劃「自主學習」時間
108課綱為了要讓學生學習規劃自己,給予學生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間,因此有了「自主學習」的課堂,要求學生在18周、每周2至3節課的時間內,自訂學習主題,繳交計畫書,但其實這些時間根本不足以讓學生完成一個完整的自主學習計畫,學生往往都必須使用自己的課後時間,去完成沒有人指導的自主學習計畫書。
在公立學校,學校多數會讓學生自主使用這每週的自主時間,但如果學生沒有明確學習目標,時常會將這些時間用在3C產品上;在私立學校,學校會有老師「指導」該如何進行自主學習,或是直接將自主學習時間用來趕課,遑論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了。
台灣的學生長期受填鴨式教育,上學的八小時就在學校接受老師安排,下課後短短幾小時卻又要去補習班、參加社團活動,如果又要再加上自己利用課後時間補足「自主學習」計畫的話,突然地脫離教師引導,像無頭蒼蠅一般,需要花費的適應時間成本是非常讓人暈頭轉向的。
3. 學科知識學習v.s.學習歷程製作時間衝突
在《108 課綱觀察報吿》裡提及:「所謂學習歷程自述須包含自傳、學習動機和未來規劃,與原先的備審資料相差無幾,新課綱下的高三生除了要花時間精力整理製作學習歷程自述等相關資料外,也要在每學期製作學習歷程檔案,無法減輕負擔。」
高中生一天在學校八小時,下課短短五、六小時,要複習難度日益變高的學科、社團活動庶務、藝能科報告作業、補習班、自主學習進度,最後還有學習歷程,學校老師有時求好心切,甚至會在每個課堂出作業,讓學生提交成為學習歷程檔案,簡直讓學生的時間規劃難上加難,每一個部分都會造成學生的負擔;尤其是學習歷程檔案如果要「符合正軌」,學生必須在高一進行相關學習經驗,高二進行深度剖析有興趣科系的研究或競賽,才能選擇相對應的學群,在短短一年了解自己的志向,僅依靠模糊的方向摸索,不免有囫圇吞棗之感。
(二)家長
1. 擔心孩子找不到興趣及能力而在學習歷程上落人後
面對108課綱,家長會擔心自己了解的還不夠全面,也害怕自己的孩子在青春期如此巨大的心靈成長時期無法應付、擔心改革的方向不對、升學制度複雜難以理解,更擔心自己的孩子會不會在教育改革中失去競爭力。
尤其是學習歷程,許多家長錯把學習歷程當成才藝競賽,擔心孩子在課業之餘還要去處理學習歷程的呈現,於是自顧自地幫孩子安排好所有可以寫在學習歷程上的東西。但其實大可不必如此,因為學習歷程是呈現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多數與課業有關,或是相對領域的延伸,並不是說參加越多元的活動越好,而是針對孩子真正有興趣的領域多加著墨。
2. 108課綱會不會因城鄉差距而有落差
家長或許也會擔心:「如果孩子文筆不好、不太會表達自己,甚至因為城鄉差距而無法有參加多元的課外經驗,會不會就輸給其他人了?」然而,學習歷程是呈現學生三年自我探索的結果,因為對歷史有興趣,而參加家鄉社區的工作坊;因為對外語有興趣,報名參加古蹟翻譯志工,學生更應該把主體放在「自我探索」,而非依照「教授喜好」去製作學習歷程,更不需要花大錢製作完美的學習歷程,讓焦點回歸到自己本身的愛好才是最重要的。
(三)教師
1.學校是否能給老師充足訓練成本去開設跨領域教學課程
新課綱上路,從教育部到各級學校,皆需共同承擔新課綱的變動,但當學校無法銜接得宜,教育部又來不及研擬相關解套,改革所面臨的重擔,就全數落在高中老師身上。新課綱增開了校定必修、多元選修,這些特色課程讓老師備課壓力更大,學校必須提供完整教學方針:「舊有學科」大考愛考的地方、「多元領域」的課程設計、「彈性學習」如何輔導孩子製作學習歷程,老師從原本只需要當「傳道、授業、解惑也」的角色,轉變成授課老師加輔導老師加課程設計老師,壓力不只倍增,而是巨增。
學校除了不能再以過去考試導向的方式去傳授學生知識,更不能單純地更換課程名字、改變題目種類等,而是讓教導老師們重新擬定傳遞知識的策略,而非培養一巨巨的考試機器。
二、怎麼因應108課綱的改變?
新課綱的實施,使得學生的學習方式,從以往的「知識導向」輸入轉變為「素養導向」的輸出,除了知識外,還包含如何解決生活上所面對的難題,更有「學習歷程」等撰寫要求。
家長該如何因應新課綱呢?與其惴惴不安的等待學校發放通知,不如主動從網路找相關資料,家庭的角色也應該從以往「指導孩子」變朋「陪伴孩子」,與孩子一起共讀並討論,除了訓練孩子的思考能力,也能引導孩子找到學習動機與方向,創造家長與孩子終身學習的家庭氛圍。
參考文章:【課綱資訊】家長如何因應新課綱?一篇了解108新課綱內容重點
三、PaGamO素養團隊相關素養服務
108課綱的考試不僅限於課本,學生不僅需要詳讀課本知識,更需要足夠的理解能力,以及跨領域的長文閱讀,多圖表、數據的資訊處理能力,透過 PaGamO 素養品學堂,每週一小時,補充必備課外新知與時事內容,出題內容則是配合學校課程5大領域,讓一份教材即滿足人文社會到自然科學必讀內容。
從烏俄戰爭到艾非爾鐵塔;銀合歡到食安問題,PaGamO 素養品學堂課程涵蓋各類主題與時事議題,讓孩子讀出108課綱必備跨域思辨力!
1. 素養導向文章題組:多元文章形式,橫跨5大類議題
每月超過20篇文章、100道高品質題目,每道題組皆含專師錄製影音詳解,幫助學生釐清題目要旨、強化邏輯思考,打造全方位素養訓練。
2. 遊戲化學習模式:提供攻城掠地遊戲模式,強化學習動機
遊戲化模式提升學習動機外,有效進行策略思考及同儕共學。
3. 線上真人閱讀課程:每週線上伴讀 專師討論引導
有效訓練孩子思考,若對文本或是題目不了解,可以直接與老師及全台學生線上討論,讓學習成效看得見。
4. 素養盃學期挑戰賽:每月驗證所學,強化學習成效
每月素養盃學期挑戰賽,提供孩子一個模擬在有限時間壓力下能合理運用閱讀素養、解決問題能力的場域,檢視自己閱讀理解是否有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