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12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推行,新課綱也在108年正式上路,因此被稱為「108課綱」。但108課綱與以往有何不同?所謂「核心素養」、「三面九項」又為何?相信這些新的名詞讓許多家長、學生都困惑不已,因此今天我們就要來為你詳細說明108課綱下的素養教育,幫助你了解新課綱的改變。
108課綱是什麼?12年國教下的改變
108課綱是隨著12年國教的推行,不斷調整、精進而成的課程綱領。12年國教的理念為「自發」、「互動」、「共好」,而配合其的108課綱則為「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教學方式,希望將來孩子除了具備學科知識的「硬實力」外,也能培養出素養教育所需的「軟實力」,教育部因而訂定出下面4大課程目標:
✅ 啟發生命潛能 | ✅ 陶養生活知能 | ✅ 促進生涯發展 | ✅ 涵育公民責任 |
了解108課綱核心素養的三面九項
那麼所謂「核心素養」、「三面九項」又為何?如上述所說,108課綱主要以不侷限於以往的學科知識,而是擴展到培養學生的軟實力為主的教學方式為目標,因此「素養」就成為極其重要的課程主軸。而在此前提下的「核心素養」就包含了以下內容:
自主行動 | 溝通互動 | 社會參與 |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由此可知,核心素養中涵蓋的三大面向,而此三大面向還可細分為九個細項,因此稱作「三面九項」。(整理自教育部 國民及學前教育署—108課綱資訊網)
核心素養3大必備能力
然而,在108課綱素養為基礎下的能力培養並非像學科知識般,可透過記憶、題目練習來掌握,而是要透過長期陶冶、經驗累積來慢慢習得。而根據核心素養的三大面向來看,想要讓孩子跟上素養教育,就必須培養以下3大能力。
1. 自主地學習
首先,必須先從學生本身出發。讓孩子培養自己發掘問題、思考,並找到方法解決問題,以及事後的反思能力,而並非老師及課本教材教什麼才學什麼。
2. 互動與整合
再來則是超越個人,延伸至與他人,甚至是與科技、世代變化的溝通整合。除了顧好學業外,108課綱強調的還有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與媒體素養,希望能讓孩子懂得整合跨領域、跨專業的資訊,並接收多元文化、培養藝術涵養,達到接收多元資訊、豐富視野,以及整合知識的目的。
3. 宏觀的視野
最後的重點則是培養孩子宏觀的視野,除了自己及周遭環境,還需讓孩子理解到世界的廣大,以及團體、族群、國家等個人與社會關係的概念,並意識到社會的運作,需由每個獨立的個體、公民的團隊合作及道德意識來達成。另外,各個族群、國家等文化皆有其差異,需要彼此包容與尊重,才能共同譜出更加友善、美好的環境。
而要培養出以上能力,並非一朝一夕,也並非勤奮背誦即可擁有,需透過大量閱讀、多方位接收資訊(線上課程、實體活動)甚至實際的實作經驗等,一步一腳印累積經驗、擴充孩子不足的知識來協助學習。
延伸閱讀:素養是什麼?何謂素養導向教學?素養教育課程、評量重點解析
108課綱對學生有何影響?3大常見疑問
從上述說明可知,108課綱的教學內容再也不限於課本的範圍,而是希望孩子能將習得的知識延伸至課本外的生活,而這樣的改變對學生有何影響?家長又該如何協助孩子適應?相信許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疑問,因此下面我們整理出了最常見的3大問題,希望能幫助你解答疑惑。
Q1:108課綱對孩子有何影響?
有別於以往需要大量記憶、背誦的學習內容,108課綱更注重的是素養能力及應用。因此孩子需要學會將各科的知識內容融會貫通,並應用於現實生活。
Q2:108課綱素養影響到哪些學科?
素養教育下的素養題型著重於跨科整合、題幹文字敘述增加,以及結合時事等重點,因此不只是國文等文科科目,數學、自然等理科科目也會遇到需要應用到閱讀理解、重點整合等閱讀素養能力。
延伸閱讀: 108課綱國語教什麼?國文素養6大學習重點解析
Q3:家長可以如何協助孩子適應108課綱?
108課綱的理念在於培養孩子的素養,並協助其成為「終生學習者」,因此建議家長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著手,讓孩子多多接觸各方面知識,並培養閱讀習慣,甚至透過線上課程、實體活動等方式,讓孩子保持學習熱誠,提升表達、閱讀以及溝通等能力,建立孩子的基本素養基底。
而若想更進一步熟悉所謂的「素養考題」,則可參考PaGamO素養品學堂,為各個不同階段、不同特質的學生,提供相對應的教學內容,協助孩子早一步熟悉、理解素養教育!
💡我們的部落格也會經常更新親子教育與學習資源的內容給大家,也可以點擊以下連結,加入官方Line@獲取第一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