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前兩年,今年(2019 年)國中會考的數學科,增加了許多融入生活情境的題目,像是其中一題非選題,就從防曬產品常見的「防曬系數」,導入 SPF 公式,讓學生可以藉由公式計算、分析後,來判斷廣告內容的合理性。
防曬系數 SPF 是平常挑選防曬乳時,一定會注意的地方,但高防曬系數就等於「防曬力」越強嗎?這道題目的設計,就是讓學生計算出 SPF 的防曬維持時間,和可以對抗紫外線的遮蔽率UVB(考題將遮蔽率命名為防護率),讓學生可以從會考的試題裡面了解生活用品的功能。
因為以防護時間來說,SPF50 能防止曬傷的維持時間,是 SPF25 的 2 倍;但是以遮蔽率來說,就只是從 96% 進化成 98%,遮蔽率增強的幅度只有 2%,藉由這種「生活素養」題,培養學生主動思考、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應變能力。

更多 PaGamO 素養品學堂相關資訊:https://www.parents.pagamo.org/
108 課綱即將在今年九月正式上路,像這樣的「素養題」只會更多,不會更少,強調「素養」的教育核心也不斷被討論,除了小一、國一和高一的新生都會使用新課綱下的新課本,在民國 92 年 9 月 1日以後出生的孩子,也都會受到影響。
但到底什麼是素養?孩子該怎麼面對不同於以往的課綱走向?這兩個問題,將是108 課綱架構下,家長必知的兩項重點。
首先,「素養」這兩個字聽起來很抽象,但其實就是知識、技能和態度這三個面向。
知識,是學生對理論的理解。
技能,是學生學到的實作、應用能力。
而態度,就是綜合前兩者,所產生的個人價值判斷和感受。
簡單來說,素養,就是這三者的綜合能力,但不再以學科的知識為限制,而是以「解決真實生活中的問題」為目標。
往後的大考、測驗,將不單純著重於孩子的學科知識,不考孩子課文背得熟不熟;相反的,將來的試題走向,都全面提升為測驗孩子的「能力」。
不過,為了在試題中完整表明「情境」,就需要大量文字說明,考題也因此有「長文化」的趨勢,如今年國中會考的「防曬乳考題」就是一個例子。
如果看不懂題目說明,不知道題目背後需要解決的「真實情境下的問題」是什麼,孩子的能力在考試中當然就展現不出來。
因此,孩子首先需要培養的,就是「閱讀理解」的能力。
但閱讀理解的能力,並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固定頻率、固定份量、長時間的大量練習下,才有可能培養。
PaGamO 素養品學堂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下所開發的。黃國珍老師帶領專家群,研發「閱讀理解」的課程,讓孩子定時、定量獲得閱讀測驗題組,還能夠獲得影音詳解,再搭配遊戲化的介面與操作,讓孩子能夠在遊戲機制下,有動力進行測驗,並大量吸收文本,進而培養閱讀理解的能力。
真正的學習,是要把知識內化成屬於自己的應用能力和觀點,而 PaGamO 素養品學堂致力於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就是要讓孩子有真正學習的能力。